•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中心
  • 中心简介
  • 中心主任
  • 中心副主任
  • 城市水环境过程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组
  •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组
  • 大气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
  • 环境电化学研究组
  • 环境功能材料与空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组
  •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
  • 水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组
  • 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单元研究机构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电化学研究组
  • 环境电化学研究组

    研究领域:
    环境生物电化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详细情况见网址:http://www.zhaolab.net/

    研究组成员:
    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研究实习员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3名,客座/联合培养研究生3名。

    成员简介:
    赵峰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丹麦技术大学Otto Monsted访问教授;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第十三届福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2010年6月先后在德国格莱夫斯瓦尔德大学、英国萨里大学,从事微生物电化学以及废水资源化领域的研究工作。2010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十余项;已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包括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Society Reviews、Science Advance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和Water Research等, 为Elsevier等出版的2部英文专著撰写2章;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现担任5份国际刊物的副主编以及编委。

    肖勇 博士、副研究员。2000年进入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习,先后于2004年、2007年和2011年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曾光明教授和杨朝晖教授。2010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电化学、废水资源化处理、环境微生物学。已主持完成国家、省、研究所基金项目多项以及丹麦Carlsberg Foundation博士后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2015-2018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8-2022年)。至今,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客座副主编。

    代表性论文:
    1.Yong Xiao, En-Hua Zhang, Jingdong Zhang, You-Fen Dai, Zhaohui Yang, Hans E. M. Christensen, Jens Ulstrup, Feng Zhao*.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are transient media for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Science Advances, 2017, 3(7): e1700623.
    2.Yong Xiao, Feng Zhao*. Electrochemical role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in biofilms. Current Opinion in Electrochemistry, 2017, 4: 206-211.
    3.Xiao Yong*, Zheng Yue, Wu Song, Yang Zhao-Hui, Zhao Feng*.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biocathode by 454 pyrosequencing of the 16S rRNA gene. Microbial Ecology, 2015, 69(3): 492-499.
    4.Yong Xiao, Song Wu, Fan Zhang, Yi-Cheng Wu, Zhao-Hui Yang, Feng Zhao. Promoting electrogenic ability of microbes with negative pressur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3, 229:79-83.
    5.Yong Xiao, Guang-MingZ eng, Zhao-Hui Yang, Yan-He Ma, You-Sheng Liu, Lian Yang, Rong-Juan Wang, Zheng-Yong Xu. Coexistence of nitrifiers, denitrifiers and Anammox bacteria in a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as revealed by PCR-DGGE.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9,106: 496-505.
    6.Yong Xiao, Guang-Ming Zeng, Zhao-Hui Yang, Wen-Jun Shi, Cui Huang, Chang-Zheng Fan, Zheng-Yong Xu. Continuous thermophilic composting (CTC) for rapid biodegradation and maturation of organic municipal solid wast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 4807-4813.
    7.Zhao-Hui Yang, Yong Xiao, Guang-Ming Zeng, Zheng-Yong Xu, You-Sheng Liu.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otal community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compost.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74:918-925.

    陈立香 硕士、助理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于汕头大学。研究方向: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

    主要论文:
    陈立香, 肖勇, 赵峰.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 化学进展, 2012, 24(1): 157-162  

    博士后:
    田晓春 博士后(2017.12—),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主要从事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理研究。

    在读研究生:
    博士生:郑越(2015-),刘丽丹(2015-),王淑华(2013-),丁蕊(2016-),李祎頔(2017-)硕士生:肖长烨(2015-),杨帆(2016-),白睿(2017-)

    客座/联合培养硕士生:
    冮海银(2016-),汪欢(2016-),谢雅玲(2017-)

    前研究组成员(>1年):
    工作人员:王泽杰,2011-2014,现工作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博士后:
    邓欢,2011-2013,现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陈水亮,2012-2014,现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王超,2012-2014,现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Gurumurthy D Mahadevan,2015-2017,现工作单位:JSS University, India
    博士生:
    梁方圆,2010-2013,现工作单位:中轻集团吴义诚,2011-2014,现工作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吴冉冉,2010-2015,现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王鲁,2012-2015,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生:
    曹昌丽,2011-2014,现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严伟富,2014-2017,现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客座/联合培养研究生:
    博士生:游乐星(厦门大学),田晓春(厦门大学)
    硕士生:吴 松(湖南大学),郑 越(湖南大学),郑志勇(湖南大学),张恩华(湖南大学)刘利丹(福建师范大学),戴幼芬(福建师范大学),周秀丽(福建师范大学)贺光华(江西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