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
  • 中心简介
  • 中心主任
  • 中心副主任
  • 中心副主任
  • 城市生态格局、过程与效应研究组
  • 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 城市形态、功能与代谢研究组
  • 城市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组
  • 城市森林研究组
  • 城市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组
  • 物质循环与城市代谢研究组
  •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组
  • 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单元研究机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城市森林研究组
  • 城市森林研究组

    研究领域:
        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优化;综合样点观测、模型模拟和数据同化方法的尺度扩展研究。。

    研究目标:
        (1)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环境质量演变规律、时空变异特征与生态健康效应,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表征的新方法。(2)采用长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结合模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研究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于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功能与过程的影响机制。(3)构建城市绿色空间数字环境网络示范站点。

    研究组网站:www.iuecasforest.cn
    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任引(研究员)
        
    研究组组长介绍,请点击任引研究员个人简历地址:http://sourcedb.iue.cas.cn/zw/zjrck/201107/t20110706_3301796.html   
        
    主要成员:左舒翟(助理研究员)、吴志丰(助理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郑小曼、池毓锋
        硕士研究生:戴劭勍、窦攀烽、赖承义

    承担的主要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645):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对提升杉木林碳固定模型精度的影响及机理(主持,经费:62万,起止时间:2017.01-2020.12);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704):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主持,经费:700万,起止时间:2016.07-2020.06);
    (3) 福建省引导性项目(2016Y0083):基于多源数据的桉树人工林碳固定尺度扩展研究(主持,经费:15万,起止时间:2016.04-2019.03);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578):基于ETKF-3DVAR混合同化的桉树人工林碳固定尺度扩展研究(主持,经费:90万,起止时间:2015.01-2018.12);
    (5)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S0512):厦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与网络平台建设(主持,已结题,经费:20万,起止时间:2014.01-2015.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200363):城市化进程中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主持,已结题,经费:24万,起止时间:2013.01-2015.12);
    (7)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205):亚热带常绿阔叶次生林增汇技术研究与潜力评价 (课题主持,已结题,经费:56万,起止时间:2013.01-2015.12);
    (8) 福建省重点项目(2013Y0083):福建省用材林和经济林碳汇功能与成本效益的对比研究(主持,已结题,经费:10万,起止时间:2013.01-2015.12);
    (9) 福建省重点项目(2011Y0052):福建省森林植被碳汇功能研究(主持,已结题,经费:10万,起止时间:2012.01-2014.04);
    (10) 中科院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UEQN-2012-0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研究(主持,已结题,经费:5万,起止时间:2012.04-2014.04);
    (11)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604):亚热带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保育及扩繁技术研究(课题主持,已结题,经费:5万,起止时间:2012.01-2014.12);
    (1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J01189):城市森林结构对碳汇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厦门市为例(主持,已结题,经费:2万,起止时间:2009.05-2012.04);
    (13)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92005):厦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主持,已结题,经费:15万,起止时间:2009.03-2011.12);
    (14) 横向课题:正山茶局地环境物联网应用示范(主持,已结题,经费:50万,起止时间:2015.09-2016.09);

    主要著作与论文: 

    [1] Yin Ren, Xing Wei, Xiaohua Wei, Junzhong Pan, Pingping Xie, Xiaodong Song*, Dan Peng, Jingzhu Zhao.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and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me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61(7):1214-1223.
    [2] Yin Ren, Xiaohua Wei, Li Zhang, Shenghui Cui*, Feng Chen, Yongzhu Xiong, Pingping Xie. 2011. Potential for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Determined from Forest Inventories. Plant and Soil, 345(1):125-140.
    [3] Yin Ren, Danyin Wang, Darui Wang, Feng Chen*.2011.Designing a Green-space Network with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Lijiang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18(6):503-508.
    [4] Yin Ren, Jing Yan, Xiaohua Wei, Yajun Wang, Yusheng Yang, Lizhong Hua, Yongzhu Xiong, Xiang Niu, Xiaodong Song*.2012. Effects of rapid urban sprawl on urban forest carbon stocks: integrating remotely sensed, GIS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113:447-455.
    [5] Yin Ren*, Xiaohua Wei, Darui Wang, Yunjian Luo, Xiaodong Song, Yajun Wang,Yusheng Yang,Lizhong Hua. 2013. Linking landscape patterns with ecological functions: A case study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carbon stock of urban forests in Xiame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93: 122–131.
    [6] Yin Ren*, Luying Deng, Shudi Zuo**, Yunjian Luo, Guofan Shao, Xiaohua Wei, Lizhong Hua, Yusheng Yang. 2014. Geographical modeling of spa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ctivity and forest connectivity in an urban landscape of southeast China. Landscape Ecology, 29:1741-1758.
    [7] Yin Ren*, Shanshan Chen, Xiaohua Wei, Weimin Xi , Yunjian Luo, Xiaodong Song , Shudi Zuo, Yusheng Yang.2016. Disentangling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variation in forest biomass increment in the mid-subtropical forests of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7:919-930.
    [8] Yin Ren*, Luying Deng, Shudi Zuo, Xiaodong Song, Yilan Liao, Chengdong Xu, Qi Chen, Lizhong Hua, Zhengwei Li. 2016.Quantifying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ecological factors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f urban fores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16:519-529.
    [9] Yin Ren*, Chi Zhang, Shudi Zuo, Zhengwei Li. 2016. Scaling up of biomass simulation for Eucalyptus plantations based on landsenses ec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4(2)135-148.
    [10] QuanYi Qiu, Jiang Liu, Yin Ren* ,J Zhao. 2010.Towards a sustain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cision analysis for residential site selection in Jimei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ndmulti-crit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17(4)338-341.
    [11] XiaoDong Song, Brett A. Bryan, Auro C. Almeida, Keryn I. Paul, Gang Zhao, Yin Ren*. 2013.Time-dependent sensitivity of a process-based ecological model. Ecological Modelling, 265: 114-123.
    [12] Juanjuan Zhao*, Shengbin Chen, Bo Jiang, Yin Ren**, Hua Wang, Jonathan Vause, HaiDong Yu. 2013.Temporal trend of green space coverage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rbanizatio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442:455-465.
    [13] Juanjuan Zhao, Chi Zhang, Luying Deng, Yin Ren*, Jing Yan, Yunjian Luo, Shudi Zuo, Kai Zhang, Han Wang. 2015.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wetlands of Napahai, Shangri-La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2:127-134.
    [14] Rencai Dong, Tianshu Yu, He Ma , Yin Ren*. 2016. Soundscape planning for the Xianghe segment of China’s Grand Canal based on landsenses ec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3(4):343-350.
    [15] Quanyi Qiu, Guoliang Yun, Shudi Zuo*, Jing Yan, Lizhong Hua, Yin Ren**, Jianfeng Tang, Yaying Li, Qi Chen. 2017. Variations in the biomas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at a regional scale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9:1263-1276.
    [16] Shudi Zuo, Yin Ren*, Xian Weng, Hongfeng Ding, Guoliang Yun, Qi Chen. 2017. Carbon distribu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floristic diversity in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forests during natural succession. 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29(4): 493–503
    [17] Guoliang Yun, Shudi Zuo,Shaoqing Dai, Xiaodong Song, Chengdong Xu, Yilan Liao, Peiqiang Zhao, Weiyin Chang, Qi Chen, Yaying Li, Jianfeng Tang, Wang Man, Yin Ren*. 2018. Individual and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f anthropogenic and ecological factors on forest PM2.5 concentrations at an urban scale. Remote Sensing, 10:521.
    [18] Shudi Zuo*, Shaoqing Dai, Yaying Li, Jianfeng Tang, Yin Ren*. 2018.Analysis of heavy metal sources in the soil of riverbanks across an urbanization gradi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2175.
    [19] 任引,薛建辉. 武夷山甜槠常绿阔叶林林分降水分量特征.林业科学. 2008,44(2): 23-27.
    [20] 任引,薛建辉*.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32(3): 14-18.
    [21] 任引*,彭丹,洪志猛,叶功富,潘俊忠.不同空间尺度下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林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动态关系. 林业科学.2010,46(8): 33-38.
    [22] 彭丹,任引*. 厦门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1, 31(3): 239-244 .
    [23] 彭丹,陈进生, 任引*. 厦门市行道树芒果和高山榕叶面尘理化特性研究. 福建林业科技2011, 38(2): 62-67.
    [24] 任引*,王大睿. 2012. 厦门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福建林学院学报,32( 3) : 213-219.
    [25] 左舒翟,任引,罗云建. 2013.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退化高原湖泊湿地微改造植被恢复方法. 专利号:201310285086.2.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