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博士后招聘:新污染物社会代谢与多介质迁移归趋模拟研究05-1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组招聘启事05-1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申请-考核”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公示05-16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在上海分院第五届“春花杯”职工羽毛球比赛中勇创佳绩05-20
      • “传承红色基因 勇攀科技高峰”——城市环境所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党建学习活动05-15
      • 城市所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纪委会议05-15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环境科学与技术英文授课硕士生项目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0-01-13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项目简介 

      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原理,根据污染物特征分析,通过各种工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源,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方法对各类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以防治、减轻直至消除污染,改善和保持环境质量等。 

      本项目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专家,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和政府管理人员。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学生完成培养计划,成绩合格,按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学校将颁发毕业证书,授予硕士学位。 

      申请指南 

      (一)招生专业、培养单位及导师 

      表1 招生专业、培养单位及导师 

      (二)申请条件 

      1. 非中国籍人员; 

      2. 身体健康,须于199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 具有与中国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学历,且具有以下专业研究背景: 

      (1)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环境水质学、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环境催化技术等。 

      (2)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与健康、新型污染物分析、环境生物学、土壤环境科学、环境规划、环境评价与环境管理等。 

      (3)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环境功能材料、高分子及无机膜过滤材料、水处理药剂、环境纳米材料、环境友好型材料制备工艺等。 

      4.获得培养单位一名导师的接收。 

      5.语言水平要求: 

      l汉语授课硕士项目:应通过新HSK5级,且成绩200分以上; 

      l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应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 

      对母语为非英语的申请者的英语水平要求: 

      a)本科阶段主要课程为英文授课,且在成绩单上明确标注; 

      或 

      b)TOEFL成绩不低于90分或IELTS成绩不低于6.5分。 

      三、申请时间 

      申请人应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完成网上申请手续。 

      有向国科大申请奖学金的,请在奖学金申请截止日即2020年3月31日前,完成相应奖学金项目的申请手续。 

      四、申请步骤 

      1.申请人确定符合申请资格 

      申请人需确定本人满足本项目的申请条件。 

      2.申请人联系并获得国科大一名导师接收 

      招生导师信息可通过国科大英文网站(http://english.ucas.ac.cn/index.php/admission/international-students/application-for-admission)查询。 

      申请人找到与自己科研兴趣相符的导师后,需向该导师发送个人简历、研究计划和其他申请相关材料,并在邮件中说明自己要国科大硕士生项目。 

      3.申请人提交网上入学申请 

      登录国科大国际学生网上入学申请系统(http://adis.ucas.ac.cn)(该系统将于2019年12月15日前后开放),根据系统提示,准确填报个人信息,上传以下材料: 

      l普通护照个人信息页扫描件 

      护照有效期须2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原为中国公民、后加入外国国籍者,还须提供无中国户籍证明。 

      l两寸免冠近照 

      最好与护照个人信息页上的照片相同。 

      l个人简历 

      应包含较为详细的科研经历介绍。 

      l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附件2) 

      l学士学位证明 

      应届生可以先提交就读学校出具的预毕业证明,但须于来校报到注册入学前,经培养单位向国科大留学生办公室补交学位证明。 

      l本科期间成绩单; 

      l英语或汉语水平证明; 

      l详细的研究计划; 

      l已发表论文首页及摘要(如有) 

      最多提交5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请勿提供未经发表的论文。 

      l两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学者的推荐信; 

      推荐人应为熟悉申请者研究工作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推荐人不应是拟接收该生的导师。推荐信需使用推荐人所在单位抬头的纸,并需推荐人本人签名、注明日期。 

      l资助证明(或完成向国科大申请奖学金的相关手续) 

      已获得奖学金或有关经费资助的申请人,请附资助证明;拟自费来华学习的,请附担保人出具的经济担保函及银行证明(原件或公证件);需向国科大申请奖学金且符合条件的,请完成奖学金申请手续。 

      l报名费缴纳凭证 

      4.申请人提醒导师在申请截止日前完成登录网申系统完成相关手续。 

      培养单位在线审核通过国际学生的在线入学申请后,网申系统将自动发送一封邮件给导师,说明导师登录网申系统的方法和需要完成的手续。 

      注意事项: 

      1.一个申请人只能在招生系统申请一个账号。请勿申请多个账号,否则将不予受理。 

      2.上传的各种证明、证书须是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公证件。如为其他语言的文件,须同时上传该文件原件及公证后的英文或中文翻译件。请用扫描仪将相关文件彩色扫描后上传,不接受手机或相机拍摄的文件,不接受复印件。 

      3.学校在审核上传的申请材料过程中,可能会要求部分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的书面版原件/公证件或者指定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文件供进一步查验。申请者应保证所提供的申请信息及申请材料的真实与准确,否则,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4.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填报信息有错,将不被受理。 

      5.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院/研究所提交入学申请材料,亦不得同时报考两名或更多的导师。 

      6.请慎重选择学习专业和研究方向,应在与导师沟通一致后再提交申请。入学后,国科大不予受理此类型的变更申请。 

      7.申请人请勿直接向国科大留学生办公室寄送纸质申请材料。任何申请材料均不予退还。 

      8.申请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其中任何一项的,可以免交报名费。 

      9.任何情况下,报名费均不予退还。 

      10.请认真准备。任何申请均不予退回修改。    

      五、录取及入学 

      国科大采用"申请-审核制",即申请材料审核加复试的方式选拔录取国际研究生。申请材料经相关学院/研究所专家组审查,择优遴选出进入复试的人选。复试一般采用以下其中一种方式进行:(1)面试,(2)面试+笔试,(3)免试。具体方式、地点及时间由相关学院/研究所确定并通知进入复试的申请者。 

      国科大根据申请材料、复试结果等综合评核,择优选拔,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结果可通过在线入学申请系统查询(一般在6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通知书》、《外国来华学习签证申请表》(JW202/201表)等相关材料将邮寄给学生本人。   

      六、签证申请与报到注册 

      被录取者应持申请入学所用的普通护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通知书》、《外国来华留学人员签证申请表》、《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及所有体格检查报告原件等前往中国驻国际学生所在国使(领)馆办理来华学习类签证。请保存好录取通知书及JW202/201表原件,以供入境后申请居留许可使用。请勿免签或持其他类别的签证入境。 

      被录取者应按《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日期和指定的地点报到入学。未能按时报到的,应事先征得学校同意。 

      七、专业课程 

      被录取的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院参加基础课程学习,包括汉语课程及中国文化课程。 

      专业课名称:供水技术、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水处理技术、生态学概论、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催化、环境材料、水质分析实验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文献检索、专利写作、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八、校园学习和生活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诚邀来自世界各地有志于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年轻学者来我校学习,我们会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和一个强于实践,精于理论,高于标准且经费来源广泛的科研体系。有一支强大的导师队伍随时给与学生指导。 

      国科大国际学院(http://ic-en.ucas.ac.cn/)为国际学生开设了一系列英文授课专业课程、中国文化课程和免费汉语培训项目,在增强学生专业基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此外,我校还与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开展了科教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国科大和各培养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运动会和社团活动给充实紧张的科研工作增添乐趣。新年晚会、欢迎晚会、以及毕业典礼也同样精彩。 

      学生将会从环境科学与技术英文授课项目中获得全面发展,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业。    

      九、毕业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生需开展一个独立的研究项目,选择一名对此研究课题感兴趣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学生应提交硕士论文研究计划书,进行正式报告。第四学期提交中期计划,进行正式报告。毕业前,提交英文毕业论文(中文摘要)并参加最终的论文答辩。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学生完成培养计划,成绩合格,按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学校将颁发毕业证书,授予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奖学金生在资助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需同时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培养单位,并注明"Sponsored by ANSO Scholarship for Young Talents"或"Sponsored by UCAS Scholarshi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十、费用和奖学金 

      (一)费用 

      1.报名费 

      人民币600元。 

      2.学费 

      人民币30000元。 

      3.外国来华留学人员综合医疗保险费 

      一年期:800元/人;半年期:400元/人。 

      4.住宿费 

      双人间:人民币900元/人/月。 

      5.其他费用 

      门急诊医疗费根据医疗保险方案由保险公司赔付。伙食费、交通费以及培养计划之外的实验、会议、培训等所需费用均由本人按需支付。  

      注意事项: 

      1.国科大账户只接收人民币、美元或欧元。 

      2.国科大银行账户信息如下 

      开户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东方广场支行 

      银行账号:11001059200053002790 

      银行国际代码:PCBCCNBJBJX 

      3.向国科大账户汇款时,请务必注明汇款用途及学生姓名、国籍和护照号码。 

      4.国际学生宿舍数量有限,未预订成功的学生,须自行联系校外住宿。     

      (二)奖学金 

      1.中国政府奖学金 

      中国政府奖学金下设国别双边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中国—东盟大学组织奖学金项目等资助相关国家学生来华攻读研究生学位。奖学金内容包括免交学费、报名费,提供生活费、校内基本住宿和医疗保险等。详细内容见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sc.edu.cn/Laihua/)。 

      国科大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可通过本国有关部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推荐,直接向基金委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时间一般为上年11月至当年4月。各个国家申请截止时间不同,请注意提前查询。申请时如需提供国科大预录取证明,请提前与国科大留学生办公室联系。 

      申请者亦可通过国科大推荐,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但此类中国政府奖学金推荐名额较少,且仅限于目前未在中国学习的优秀外国青年。申请办法详见国科大英文网站(http://english.ucas.ac.cn)。 

      2.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奖学金 

      该奖学金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到国科大攻读研究生学位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资助内容包括免交学费和报名费,提供生活费和医疗保险。该计划详细内容、申请资格、申请办法详见国科大英文网站(http://english.ucas.ac.cn)。国科大是该计划资助机构之一。符合条件者,可按照其申请办法提交相关材料。 

      3.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 

      该奖学金为外国优秀青年来国科大攻读研究生学位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内容包括免交学费,提供基本住宿、生活费和医疗保险。详细内容、申请资格、申请办法详见国科大英文网站(http://english.ucas.ac.cn)。符合条件者可按照其申请办法提出申请。 

        

      主办单位研究生部 

      联系人:王棠荣 

      联系电话:86-592-6190967 

      电子信箱: trwang@iue.ac.cn 

      通讯地址:福建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网址:http:// www.iue.cas.cn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部 

      联系人:傅珊 

      联系电话:86-10-62849161 

      电子信箱: fushan@rcees.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网址:http://www.rcees.cas.cn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生部 

      联系人: 张婧  

      联系电话: 86-591-63173398 

      电子信箱:  zj@fjirsm.ac.cn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西河) 

      网址:http://www.fjirsm.cas.cn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部 

      联系人:袁国富 

      联系电话:86-10-64889434 

      电子信箱: yuangf@igsnrr.ac.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网址:http://www.igsnrr.cas.cn    

      附件1.招生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工作单位 

    研究领域 

    电子邮箱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ygzhu@iue.ac.cn 

    姚槐应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hyyao@iue.ac.cn 

    杨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jyang@iue.ac.cn 

    韦莉莉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llwei@iue.ac.cn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shchen@iue.ac.cn 

    郑煜铭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ymzheng@iue.ac.cn 

    付明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mlfu@iue.ac.cn 

    陈进生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jschen@iue.ac.cn 

    赵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fzhao@iue.ac.cn 

    于昌平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cpyu@iue.ac.cn 

    贾宏鹏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hpjia@iue.ac.cn 

    肖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yxiao@iue.ac.cn 

    余广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gwyu@iue.ac.cn 

    孙倩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工程 

    qsun@iue.ac.cn 

    赵景柱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jzzhao@iue.ac.cn 

    陈伟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wqchen@iue.ac.cn 

    唐立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lntang@iue.ac.cn 

    吝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环境科学 

    tlin@iue.ac.cn 

    杨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Yangmin@rcees.ac.cn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Gbjiang@rcees.ac.cn 

    曲久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Jhqu@rcees.ac.cn

    刘会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hjliu@rcees.ac.cn 

    张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zhangyu@rcees.ac.cn 

    强志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Qiangz@rcees.ac.cn 

    魏源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Yswei@rcees.ac.cn 

    吕永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Yllv@rcees.ac.cn 

    庄绪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Xlzhuang@rcees.ac.cn 

    郑明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Zhengmh@rcees.ac.cn 

    景传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cyjing@rcees.ac.cn 

    刘思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sjliu@rcees.ac.cn 

    苏贵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gjsu@rcees.ac.cn 

    刘文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liuwb@rcees.ac.cn 

    陈同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环境科学 

    chentb@igsnrr.ac.cn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jxliu@rcees.ac.cn 

    贺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honghe@rcees.ac.cn 

    王爱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ajwang@rcees.ac.cn 

    范  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fanbin@rcees.ac.cn 

    刘锐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liuruiping@rcees.ac.cn 

    王东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wgds@rcees.ac.cn 

    栾富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fbluan@rcees.ac.cn 

    李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leel@rcees.ac.cn 

    王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junwang@rcees.ac.cn 

    祝贵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gbzhu@rcees.ac.cn 

    石宝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byshi@rcees.ac.cn 

    单保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bqshan@rcees.ac.cn 

    马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mamei@rcees.ac.cn 

    彭先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xjpeng@rcees.ac.cn 

    赵旭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zhaoxu@rcees.ac.cn 

    查金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 

    jmzha@rcees.ac.cn 

    吴立新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lxwu@fjirsm.ac.cn 

    房新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xqfang@fjirsm.ac.cn 

    杨帆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fanyang2013@fjirsm.ac.cn 

    张云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zhangy@fjirsm.ac.cn 

    温珍海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wen@fjirsm.ac.cn 

    朱浩淼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zhm@fjirsm.ac.cn 

    申仲荣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z-shen@fjirsm.ac.cn 

    孙晓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xqsun@fjirsm.ac.cn 

    高鹏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peng.gao@fjirsm.ac.cn 

    罗军华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jhluo@fjirsm.ac.cn 

    张健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 

    zhj@fjirsm.ac.cn 


    附件下载:

    上一篇: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BHPB 奖学金的通知
    下一篇:拟聘人员公示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