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城市人群的绿地暴露(green space exposure, GSE)不平等对于推进绿地正义至关重要。现有研究主要依赖于静态暴露评估,即基于静态人口分布来衡量居民物理接触绿地的可能性,这忽略了人口流动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时会不断进行时空动态移动。一些研究已经尝试通过整合人类...

理解纳米生物炭在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传播中的生态调控机制,对于推动绿色可持续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如何通过调控噬菌体的生活方式(裂解型与溶源型),进而影响ARGs水平转移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化正深刻重塑地表生态系统,但其对土壤人畜共患病原体的影响长期被忽视。近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系统揭示了城市化显著增加土壤中潜在人畜共患病原体的丰度,并导致其群落趋于同质化。研究团队在中国13座城市采集森林、农...

1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牵头承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京津冀典型城市生命体代谢过程与自净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市顺利召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

10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 10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承办,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对欧合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为契机,...

蝉鸣鸟啼,湖光涟涟;夏花绚烂,树木繁茂。在盛夏的热情喧嚣里,7月4日上午,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所庆暨研究生毕业典礼在综合楼大报告厅隆重举行。典礼前,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毕业生身着学位服,手捧鲜花,与导师与亲友,共同走过毕业这场红毯秀。始于金秋,终于盛夏,那些在IUE拼搏奋斗的...